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已经供不应求,人类需求越来越多,此时唯有新的东西来代替在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光伏产业的出现,能否满足社会供不应求的的现状,这是未解之谜。
据新华社报道,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正式实施,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大的贸易摩擦案以和解告终,这对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
根据协议,签署价格承诺的我国光伏企业,对欧出口光伏产品无需缴纳47.6%的惩罚性关税,没有参加协议的企业则需缴纳。同时,欧盟还为我国光伏企业对欧出口设定了一个年限额,对于超出这一限额的出口将同样征收47.6%的反倾销税,此份;价格承诺;的有效期将持续至2015年底。虽然达成价格承诺对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后价格承诺时代,我国光伏企业还面临着竞争优势削弱、欧洲市场份额下降和定价规则过分僵硬三大潜在风险。实行价格承诺后,我国出口到欧盟光伏产品的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变相削弱中国在全球光伏市场的竞争优势。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说。业内人士表示,为降低价格承诺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我国应尽快制定价格承诺方案的实施细则,同时还要通过加速启动国内市场,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杨立友认为,根据《关于2017年建设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基地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光伏"领跑者"项目扩容势在必行。光伏"领跑者"项目扩容,有利于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光伏发电尽快实现平价上网。
在他看来,光伏"领跑者"计划征求意见稿对土地、接入系统、新能源消纳等都有较高要求,为将来领跑者基地的建设并网扫除后顾之忧,降低了风险;建设光伏发电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为处于培育期的技术提供了应用会,有助于技术的持续创新;而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引导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光伏制造大国转向光伏技术大国。
有业内人士曾质疑,此前实施的光伏"领跑者"项目在组件效率设定方面存在瑕疵。未来,光伏"领跑者"项目的建设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大国的转型。光伏发电技术在持续进步,技术指标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技术路线发展进程及其对平价上网的影响进行合理且及时的调整,确保符合指标的产品在同类中处于优先地位。